贵州数字经济进入扩面提质的全新阶段。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,当前,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,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力量。面对新机遇,8月19日召开的全省数字经济推进大会强调,要坚持算力、数据、应用、产业联动,要做优做强算力、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电子信息“四类产业”,而人工智能产业的重点,则放在了行业大模型上。
国务院近日发布的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提出,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涌现一批新基础设施、新技术体系、新产业生态、新就业岗位等,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使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,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。正在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贵州,提出大力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,着力引进大模型开发商,加快打造一批行业大模型产品,创新做好“人工智能+”文章。
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要加快打造一批行业大模型产品。对贵州而言,重点是聚焦化工、煤矿、文旅、医疗等行业领域,支持大模型开发商与龙头企业协同创新,开发一批小而精、实而用的大模型、中模型以及小模型应用产品,结合贵州产业发展实际,推动垂直领域AI场景创新,研发推出一批典型应用。
在工业领域,智能制造在激荡一场工业革命。贵州轮胎实施了人工智能设计、高级数据分析等40多种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解决方案,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“灯塔工厂”,成为“数字化制造”和“全球化4.0”的示范者。固达电缆打造了“5G AI大模型数字工厂”,通过研发、生产、营销等全链路数字化闭环管理,实现了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5%,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。
在医疗领域,AI医生走上前台开展全科问诊。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业务20多年所积累的医学数据,贵阳朗玛信息开发的“39AI全科医生”,通过大模型训练,形成人工智能“医生大脑”。目前,贵阳18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已全面接入“39AI医生”,
在文化旅游领域,AI智能体已成为一些游客的“旅游神器”。基于贵州旅游大模型打造的“黄小西”AI智能体,具备数据底座与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双重支撑,目前已完成智能行程规划、智能产品订购等核心应用场景建设,收录超4万项旅游产品和服务数据,团队正开发“AI伴游”等应用场景。
在智能机器人开发和场景创新领域,具身智能大脑崭露头角。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工匠AI大模型——SomaSeek具身智能大脑。作为机器人通用的认知智能体系统,SomaSeek具身智能大脑平台能够赋能机器人智能化协同场景。目前,SomaSeek已经在一些中学、大学教育场景进行了深度应用。
千行百业可装“智能钥匙”,生产经营、生活服务长出“AI翅膀”,目前,省内已有24个重点产业近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投用,人工智能在工业、旅游、农业、乡村治理等领域“小切口”多有破题,逐渐构建起适应贵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AI行业大生态。
在汽车制造领域,智驾技术迭代升级成就“贵州智造”。集成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“星睿AI云动力2.0”的吉利银河A7家庭轿车8月初在贵阳正式上市。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自2018年投产以来,已从单一车型生产升级为涵盖传统燃油与新能源多平台、新能源车与出口车制造的全球化工厂,这是创新做好“人工智能+”产业的一个生动实践。
当前,要紧跟国家有关政策,推动贵州新能源车企和智驾龙头企业合作,力争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标杆。创新做好“人工智能+”文章,还要加快省级低空智能网联平台,积极开发“低空+文旅”“低空+物流”“低空+农业”新场景,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要聚焦井下煤矿、仓储物流、山地农业等垂直场景,强化智能技术创新突破、迭代升级,加快推动更多具身智能落地应用。
发展人工智能产业,贵州具备良好的算力和存储基础,目前,在建和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9个,其中29个大型以上数据中心,全省算力规模累计92.60Eflops,其中智算89.76Eflops,同时,“数据要素×”金融服务、工业制造、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速推进,数据标注、“数据粮仓”规模都在逐渐壮大,人工智能产业蹄疾步稳,正在成长为数字经济的强劲增长点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岳振
编辑 朱登芳
二审 管云
三审李姗
民信配资-沈阳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股票平台-股票十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