伦敦的雨下得没完没了,像极了吉列尔梅在西汉姆联的处境。波特手里攥着战术板,上面密密麻麻画着352阵型——没给边锋留位置。一次训练课间隙,我瞥见他独自颠球,球鞋砸在草皮上的闷响格外清晰。去年夏天2500万英镑的期待?如今成了更衣室角落里积灰的标签。
转会费数字总是扎眼,西汉姆联去年八月掏这笔钱时,盘算的可不是如今这场面:英超12次出场,390分钟,零进球零助攻。数据冰冷得能冻伤人。更冷的是波特的用人逻辑。自今年一月接手,他就没掩饰过对边锋的“偏见”。阵型在五后卫和三中场之间切换,两条边路塞满了边翼卫的冲刺通道,传统边锋?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。库杜斯离队后没补同类型球员,这信号够明白了。吉列尔梅那双擅长突破的脚,突然找不到在伦敦球场的立足点。
租借还是甩卖?俱乐部办公室的咖啡机最近嗡嗡响得特别勤。2500万英镑原价收回?别开玩笑了。巴西那边或许有球队愿意接盘,但报价单上的数字恐怕会让财务总监皱眉头。租出去倒是个折中方案,至少能把工资包袱甩掉一季。不过对吉列尔梅本人呢?才19岁,职业生涯黄金期卡在战术变革的齿轮里。想起两年前在巴西看他踢解放者杯,那股子灵性让人眼前一亮。现在呢?训练场边常看到他套着背心独自加练折返跑。落差太大。
波特自己也不轻松,新赛季首轮客场打桑德兰,这开局可不好应付。上赛季最后几轮那岌岌可危的保级气息还没散尽呢——要不是降级区那三队实在拉垮,铁锤帮的夏天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了。波特没多少试错空间,球迷的耐心薄得像层纸。这种时候,他更没理由冒险启用一个不符合战术拼图的“奢侈品”。成绩压力当前,年轻球员的成长性?暂时排不进优先级列表。
有时候觉得职业足球像台精密的碎纸机,吉列尔梅不是第一个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。类似的故事英超每年都在上演:南美天才满怀憧憬登陆,结果撞上冰冷的战术铁板或教练更迭。适应问题?当然有。但像他这样直接被战术体系排除在外的,多少有点时运不济。波特需要快速出成绩,不可能为他单独设计进攻套路。现实得很。
转会窗还剩几周,经纪人电话估计快打爆了。回巴甲?去其他欧洲二线联赛?谁知道呢。唯一确定的是,当西汉姆联的大巴开往光明球场时,吉列尔梅的名字大概率不会出现在球员名单上。那件印着他名字的球衣,或许正挂在某家赞助商店的打折区里。2500万英镑的教训?贵是贵了点,但足球圈最擅长遗忘。下个转会窗开启时,人们只会盯着新来的名字兴奋议论。至于吉列尔梅的伦敦残局——收拾行李的时候,别落下训练基地更衣柜里那双还没开封的定制球鞋就好。
民信配资-沈阳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股票平台-股票十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